发布时间:2025-04-05 19:42:30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主流日照特约记者三皮道人) 相关链接 日照长途汽车站1997年投入使用,将于2018年12月12日一次性整体(含现日照路长途汽车站、黄海二路汽车东站的客运业务)搬迁到位于奎山的日照西综合客运站长途汽车站。
站在文化礼堂里眺望郁郁葱葱的天台山,黄庆林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依托绿色发展引擎,让村庄更宜居宜业,让百姓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各个部门跑政策、争资金……短短七个月零两天,一个崭新的下元一村展现在众人面前:白墙红瓦、绿树环绕,2幢办公楼、148幢二层居民楼、48户平房,超市、幼儿园、卫生室、便民服务室、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
招标当天,原承包方纠集人员围堵村大院,黄庆林和两委成员毫不退缩,硬是把招标进行到底。100亩有机水稻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水稻1000亩,获得了涛雒大米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定。乡村要振兴,就得找准特色产业发力思想的革新,熔铸于敢想、敢干、敢担当的行动,这一年,整个城市都成为践行项目四论四拼的主战场,演绎一个个自我超越的日照故事,走出了双招双引的日照路径。就在不久前,潍日高速全线通车,结束了两市之间没有直联高速的历史,实现深度握手。
东港区的太古飞机、智慧康养小镇项目,岚山区的冠卓海工装备、广盈钢材深加工项目,莒县的通达智慧物流,五莲的法桐小院·云智造双创中心,日照经济开发区的创泽机器人,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山海天的中华国医坛等,日照招引落地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多了。聚精会神抓项目:走出双招双引的日照路径——2018,日照砥砺奋进这一年②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向阳2018年12月26日,伴随着青盐铁路正式开通,日照迎来了高铁时代。(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建玲)。
但是如果有个人需要汽车吊车的,比如说安装广告牌或者空调等,他们就不能上路,因为个人不能办理通行证。因为有了这个规定,个人业务就开展不起来,吊车就闲置了。程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有些工程需要他们,施工单位会去交警部门办理通行证,汽车吊车才能上路。记者带着程先生的问题咨询了日照市交警支队交通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给出答复:对于黄牌车上路正处于加强管理中,通行证个人不能办理,施工单位可以办理
让百姓生活更有感记涛雒镇下元一村党支部书记黄庆林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时年22岁的黄庆林怎么也不会想到,日后,借助这股拂面春风,他会带领下元一村的百姓乘势而为、逆势而上,让穷山恶水的小山村一次又一次华丽转身,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等殊荣。下元一村旧村址位于东港区涛雒镇西南部天台山脚下,195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400亩山地上,饱尝吃水难、行路苦。
在旧村复垦的600亩土地上,黄庆林带领村民做起了大文章———叫响下元青有机绿茶品牌,并取得QS认证和绿色商标。村民眼里的许多不可能,被黄庆林一件件地变成了现实。紧接着,下元一村开启了修复生态之路。要变化、要发展,我们首先得解放思想。
村里有一处砖窑,交由他人承包,每年租金8万元。从兔子不拉屎的半山腰到现在的新楼房,变化太大,想都不敢想,这得感谢老黄。面对这一真实写照,上任不久的黄庆林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搬迁。砍树,放羊,还有炸山取石的,整个山场满目疮痍,看着让人心疼。
那个路连个自行车没法骑,吃水全靠半夜排队从泉沟里刮,村里的男青年娶媳妇都是难题,一听说是下元一村的,人家都不多看一眼。日照市头号重点旅游项目———投资上百亿元的东方太阳城落址天台山,仅土地、山场租赁一项,就使下元一村集体收入每年增收100余万元。
祖祖辈辈盼望的安居梦成为了现实,但善于思考、探索的黄庆林并没有就此止步。如今,集旅游服务中心、会议办公、党建中心、村史馆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礼堂已经建成,民宿客栈供不应求,采摘、观景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态、产业、旅游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了下元一村蓬勃发展的绿色经济。
据当地林业部门统计,下元一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100%,村庄林木覆盖率达85%以上。没有树苗,他们就发动党员干部捐款买、向林业部门申请扶持。2014年,村里成立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采石场原址建设茶文化综合楼,对老村8套旧房进行民宿化改造,目前已有50多家农户报名发展乡村旅游……更大的机遇在2016年。说起那时的情景,黄庆林仍有些许感慨。顶着被谩骂、被贴小字报,甚至人身威胁的压力,2003年,在黄庆林和村两委的坚持下,被侵占的林场悉数收回。可承包商年年拖欠租金,集体收益严重受损。
依托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开发建设下元一村农业生态观光园,引导村民发展桃树、杏树、核桃等特色产业种植,每年可为集体增收30余万元。宁进圈牛汪,不进下元庄。
得益于前期到青岛、潍坊等多地考察宣传,砖窑租金居然翻了10倍多,以每年81万的价格成交,而且是现金结账。面对村民的称赞,黄庆林总是说:这是党的政策好,我们才能住上好房子。
没有机械,他们就用铁锹、锄头、扁担。赢得金凤凰栖息,在村民看来,这主要得益于数十年来黄庆林一直坚守的理念———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留住青山绿水,才能汇聚起金山银山。
山美、水美、人更美,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下元一村已渐入佳境。早在2001年,为了保护天台山上1600多亩被村民瓜分干净的山场,黄庆林做了一件直到现在都让周边村民津津乐道的事———回收山场。艰难地收齐了往年拖欠的承包租金后,黄庆林又干了一件轰动十里八村的新鲜事———对砖窑重新招标。面对上千万的房屋建设费,以及16万财政赤字的现状,黄庆林没有退缩,他首先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瞄向了村里的砖窑。
为了让树木在旱季喝上水,黄庆林带领村民定点、运料、放线,完成了引水上山工程,成为日照市的典范。站在文化礼堂里眺望郁郁葱葱的天台山,黄庆林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依托绿色发展引擎,让村庄更宜居宜业,让百姓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各个部门跑政策、争资金……短短七个月零两天,一个崭新的下元一村展现在众人面前:白墙红瓦、绿树环绕,2幢办公楼、148幢二层居民楼、48户平房,超市、幼儿园、卫生室、便民服务室、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招标当天,原承包方纠集人员围堵村大院,黄庆林和两委成员毫不退缩,硬是把招标进行到底。
100亩有机水稻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水稻1000亩,获得了涛雒大米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定。乡村要振兴,就得找准特色产业发力
思想的革新,熔铸于敢想、敢干、敢担当的行动,这一年,整个城市都成为践行项目四论四拼的主战场,演绎一个个自我超越的日照故事,走出了双招双引的日照路径。就在不久前,潍日高速全线通车,结束了两市之间没有直联高速的历史,实现深度握手。东港区的太古飞机、智慧康养小镇项目,岚山区的冠卓海工装备、广盈钢材深加工项目,莒县的通达智慧物流,五莲的法桐小院·云智造双创中心,日照经济开发区的创泽机器人,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山海天的中华国医坛等,日照招引落地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多了。聚精会神抓项目:走出双招双引的日照路径——2018,日照砥砺奋进这一年②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向阳2018年12月26日,伴随着青盐铁路正式开通,日照迎来了高铁时代。
充沛的生机活力,正是日照发展的鲜明写照。变革时期的变革力量,也将在日照大地镌刻一段异彩纷呈的华丽篇章。
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的工艺装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日照钢铁ESP工艺技术被称为钢铁工业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洁晶集团开发的活性型岩藻黄素、褐藻多酚、多糖新三联产项目将打破日韩垄断多年的市场,北京中讯四方的智能移动终端射频芯片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等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新通道。日照西综合客运站建成投运,204国道日照绕城段改建工程全线贯通,日照开发区围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近100项城建工程,山海天升级民俗旅游村打造太公旅游小镇,等等,硬环境加码城市颜值。
八个项目集中签约李大伟 摄拼环境,项目生长的良好生态得到涵养。岚山区打造世界级的工业制造基地,五莲自我对标安吉,日照开发区力争走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列,日照高新区、山海天纷纷瞄准国家级,各级干部抓发展抓项目的视野宽了、境界高了。
欢迎分享转载→ n04hq.scrbblr.org